首页
+
当前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正文

荆楚理工学院关于深入实施转型发展的决定

发布日期:2017-09-29    浏览次数:

学校各部门:

荆楚理工学院自升本以来,紧密结合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我国基层经济社会的需要,旗帜鲜明地提出地方大学要实现“学校本位”向“社会本位”的转型——建设“中国特色基层型大学”的办学思想,坚持“立足基层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基层建设基层型大学”,坚持“在破茧中促转型,在开放中谋发展,在合作中育特色”,培育和强化“立足基层、研究基层、服务基层”的办学特色,切实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和转型发展,促进了学校教育事业良性发展。

在进一步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基础上,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战略部署,学校决定,全面深入推进我校向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转型发展,始终以培养高层次社会化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改革为突破口,围绕“专业集群、课程改造升级、产教融合、双师型建设”四大重点领域,通过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着力提升培养社会化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实现中国特色基层型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发展目标。

为实现转型发展目标,学校具体配套出台了“4+2”工程建设实施方案(“4”代表“教学质量提高工程、优势学科孵化工程、队伍提高工程、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四大核心工程;“2”代表“民生工程、开放办学工程”两个支撑工程),研究制定《荆楚理工学院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转型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并召开全校教学工作会议,组织开展全校范围内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形成全校上下广泛共识。经党委会研究,决定深入实施转型发展,积极申报湖北省“地方本科转型试点学校”,并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和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转型发展要求,集中力量办好与区域产业链紧密对接、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现代农业、资源与循环、高端装备制造、健康与养老产业、信息与传媒等应用型特色专业集群及转型改革试点,聚焦以社会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的领域性学科专业的一体化建设,力争到2015年,建成3-4个省级转型示范专业(集群),到2016年,建成省级“地方本科转型示范学校”。

附件:1.荆楚理工学院关于全面深入推进转型发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2.荆楚理工学院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转型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

中共荆楚理工学院委员会

二〇一四年二月十八日

附件1:

荆楚理工学院

关于全面深入推进转型发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省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工作的意见》等工作部署和要求,决定申报湖北省转型发展试点院校,深入推进我校向应用技术本科转型发展,着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改革,切实提高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建成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大学——中国特色基层型大学。特制定转型试点方案。

一、荆楚理工转型试点建设的背景与基础

我国正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这是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系统性的深刻变革。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深入,地方本科院校如果按照传统学术思维方式和办学模式发展,将与社会经济发展渐行渐远;只有打破传统思维方式和办学模式,立足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目标,面向实现转型发展的国家需求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才能切实担当社会赋予地方本科院校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任务。

荆门是湖北省“两圈两带”(即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湖北长江经济带和汉江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随着湖北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和“两圈两带”战略的全面实施,中国农谷建设和柴湖振兴发展“两大省级战略”在荆深入推进,荆门市委市政府提出到2016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目前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决定性阶段和关键时期。这为学校融入地方经济,实现转型发展,建设地方特色高校,提供了现实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办学要求。

作为荆门市唯一的一所地方本科院校,荆楚理工2007年升本以来,面临起点低、基础差、底子薄及资金问题、队伍问题、机制问题、校区融合与发展环境问题等诸多难题,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克难奋进,开拓进取,不断凝练办学思想,理清办学思路,紧密结合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我国基层经济社会的需要,旗帜鲜明地提出地方大学要实现“学校本位”向“社会本位”的转型——建设“中国特色基层型大学”的办学思想,并坚持不懈开展特色探索实践,培育和强化“立足基层、研究基层、服务基层”的办学特色,坚持“立足基层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基层建设基层型大学”,科学规划并提出建设“中国特色基层型大学”的“三步走”战略,不断完善并深入实施“4+2”工程建设(“4”代表“教学质量提高工程、优势学科孵化工程、队伍提高工程、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四大核心工程;“2”代表“民生工程、开放办学工程”两个支撑工程),切实推进学校工作重心由“求稳定、强规范”过渡到“入主流、谋发展”内涵建设和转型发展上来,推进了学校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尽管学校有着强烈的转型愿望并坚持特色探索,但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毕竟处于转型发展初级阶段并面临迎评促建的攻坚挑战,缺乏本科教育的历史积淀,缺少服务地方的专业积累、师资积累、硬件积累及制度文化积累,在实际办学中存在基础薄弱、机制不顺、渠道不畅、能力有限等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亟需分类指导和政策引导,亟需在转型发展中加强协同,夯实内涵,走出一条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低重心、高品质”发展道路。

二、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试点范围

1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足基层、研究基层、服务基层”的办学方向,坚持“协同创新”开放办学思想,以培养适应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高层次社会化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标,以高水平“双师型”队伍建设为关键,通过试点推动、示范引领,全面推进我校向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转型发展,全面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改革,提升学校支撑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2总体目标:到2016年,建成3-4个省级转型示范专业(集群),到2018年,建成省级“地方本科转型示范学校”。强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改革,着力提升特色优势专业集群建设水平和服务地方发展能力,构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效融通、本科教育与高职教育有机衔接的社会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并在“4+2”工程建设、特色专业集群建设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显著成效,努力建成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大学——中国特色基层型大学。

3试点范围:瞄准湖北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领域,按照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转型发展的方向和要求,以领域性学科建设为龙头,围绕支撑“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领域性学科,重点建设好现代农业、资源与循环、高端装备制造、健康与养老产业、信息与传媒等应用技术特色专业集群,促进转型试点专业(集群)产教融合有力度,校企合作有深度,双师建设有优势,实践教学有特色,社会服务有能力,走出一条与基层社会经济“协同创新、协同服务、协同发展”的特色发展之路,为我校乃至我省同类高校转型发展,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三、转型试点主要任务

1改革法人治理结构。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纳入学校章程,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和治理能力建设,建立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学校管理、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型管理体制;扩大二级学院自主权,建立有行业和用人单位参与的理事会制度和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其成员来自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社区和其他合作办学方的比例不低于50%;积极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行业技术创新体系,探索共建支撑区域特色与重点产业的技术转移与创新中心或产学研联盟,校企签订实质性合作协议的专业(集群)覆盖率达到95%以上。

2改革专业建设机制。实施“特色品牌专业(集群)建设计划”,建立紧密对接社会领域和产业链的专业体系,加强专业集群的校企共建共管,重点建设现代农业、资源与循环、高端装备制造、健康与养老产业、信息与传媒等应用技术特色优势专业集群,逐步提高特色优势学科专业集中度;建立专业设置校企联合评议制度,按照职业需求设置专业,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培育建设一批引领和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校级及以上重点专业、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使本科专业结构合理、集群发展、优势明显,到2016年,学校特色优势专业在校生占在校生总规模的比例不低于40%;加强“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建设,建立专兼职教师“双师型”培养、引进、认证与使用机制,引进相关行业领域的资深专家、技术骨干和管理专家担任专兼职教师,分批选送专任教师三年内到企事业单位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并取得相关职业技术资格证书,使“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三年内达到50%以上;推进教师聘任制度和评价办法向“双师型”教师和高水平教学团队倾斜;建立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推动教师开展教学转型改革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3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计划”,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原则,构建成熟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着力强化开放教育体系建设,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合作,积极开展3+2一体化选拔培养应用技术人才试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建立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双证并举”机制和主辅修制,探索应用技术教育“专本硕”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实践育人模式,根据真实生产、服务技术和流程建构知识体系、技术体系和实训环境,校企共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实践中心、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增强学生“善学习、善实践、善应用”的专业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完善学生校内实验实训、企业实训实习和假期实习制度,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性教学课时比例达到30%以上,固定实习岗位不低于需求的60%;积极推行立足应用的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项目化教学、模块化教学,专业课程运用真实任务案例教学的覆盖率达到100%;实施“课程改造升级与教学资源建设计划”,加强应用型课程体系、课程大纲和课程实施标准建设,积极引导知行一体应用型课程与特色教材建设,主干专业课程用人单位的参与率达到100%。

4.显著提高就业质量和服务能力。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积极融入地方产业创新体系,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建设,将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提高复合型、创新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比重;建立健全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预测预警和发布制度,建立健全“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联动机制,着力构建生涯教育、求职训练、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着力打造就业创业品牌项目,全面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和社会服务能力,确保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0%以上,转型试点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到80%以上。

四、配套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以统筹引领转型。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增强转型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争取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对学校转型发展的高度重视和足够支持,加大对转型工作的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持;成立学校转型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组,负责转型发展实施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围绕转型发展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综合调研、专项研究、项目评估和战略咨询等,保障转型发展的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和效益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全面深化改革、实现转型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

2设立专项经费,以经费保障转型。加大对转型试点专业(集群)的项目与经费支持力度,重点用于支撑紧密对接产业链的试点专业(集群)与课程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支持校企共建技术转移和创新创业中心、工程实践中心、技术实习实训基地等。

3共建技术中心,以协同深化转型。积极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行业技术创新体系,校企共建“靶向抗肿瘤药物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农谷研究中心”等支撑区域特色产业和行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中心、产业技术转移中心和技术积累创新联合体;进一步培育校级、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加大特色学院建设力度,不断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协同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促进科研、医疗、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校地共建共享,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着力提升应用技术核心竞争力和实际贡献力。

4强化开放融合,以合作推进转型。深入探索国际合作教育新机制,拓展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展与国外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合作办学,实质性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一体化提高人才培养的开放性水平,增强学校走向国际化的综合实力;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融合、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举的应用技术类继续教育体系,推进学历教育向职后培训转型,继续教育在学人数(折合数)占在学总人数比例达到30%以上;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共建教育集团,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和专业技能培训,打造职业培训品牌,提高培训核心竞争力。

5加强队伍建设,以人才促进转型。进一步推进干部选用、培养和管理制度改革,着力建设高水平干部队伍,为学校转型发展提供强力引擎;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多途径实施教师转型升级计划,探索学校与社会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新途径;加强推进中青年教师进企业计划,每年有计划地选派不少于100名中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参加至少3个月的顶岗实践或挂职锻炼,并将教师实践经历纳入绩效考核内容,作为职务(职称)评聘的优先条件,促进中青年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和创新水平的不断提升;打造一批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精湛、专兼结合的高水平教师团队,提高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

6完善评价机制,以评价引导转型。加强绩效导向和考核机制建设,规范转型试点项目建设、评审认定、绩效评价程序,建立和完善转型试点项目建设绩效考核和问责机制;构建常态数据监测与质量评价体系,加强对项目建设的检查指导、评估验收和总结推广;强化以优势和特色学科专业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完善科技人员薪酬分配体系,建立以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实际贡献为导向、促进优秀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价机制;着力推进教师聘任制度和评价办法向“双师型”教师和高水平教学团队倾斜,为高层次“双师型”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条件保障和服务保障。

五、转型工作进度安排

工作步骤

主要任务

完成时间

责任单位

责任领导

学习研究

阶段

1

结合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活动,组织转型专题学习,明确重点工作任务

2014.4-5

党办校办

钱先发

2

召开转型工作专题研讨会

2014.4

党办校办

吴麟章

3

党委中心学习组专题学习与考察

2014.5

党办校办

钱先发

4

校内骨干学习研讨会

2014.5

党办校办

钱先发

5

建立转型发展工作组织机构,研究制定转型发展试点工作方案,论证确定转型试点专业集群

2014.5

发规处

吴麟章

6

研究制定转型试点专业集群产教融合建设方案、人才培养方案

2014.5

教务处

王学民

专题落实

阶段

7

提交转型发展试点工作方案党委决定,报两代会审议

2014.5

党办校办

钱先发

8

申报省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

2014.5

发规处

吴麟章

9

组建四个项目工作组,形成项目化运作机制,完成立项建设任务书

2014.5

发规处

吴麟章

任务落实阶段

法人治理结构

10

建立和完善试点专业集群理事会制度和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

2014.5

教务处

王学民

11

校企签订实质性合作协议,研究制定专业集群校企共建方案并分步实施

2014.5-12

教务处

王学民

专业建设机制

12

建立专业设置校企联合评议制度,合理调整专业结构

2014.6

教务处

王学民

13

出台 “双师型”教师培养、引进计划,自主评聘和考核办法并组织实施

2014.5

-2016.4

人力资源部

王炎廷

14

建立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出台教师培训、教学咨询、教学改革、质量评价一体化建设方案

2014.5

教务处

质评办

王学民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5

探索建立四年制本科、高职与应用技术本科“3+2”衔接贯通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模式与评价体系

2014.6-9

教务处

王学民

16

开展四年制本科、3+2模式人才选拨招生试点,研究制定招生计划和办法

2014.5-6

招生就业处

黄国辅

17

拓展专业硕士联合培养试点2个,并建立和完善校企联合培养方案

2014.5-7

学科建设办

杨希雄

18

校企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园,落实项目10个以上

2014.5-12

招生就业处

黄国辅

19

完善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方案,校企共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实践中心、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

2014.5

-2016.6

教务处

王学民

20

实施“课程改造升级与教学资源建设计划”,建立健全应用型课程体系、课程大纲和课程实施标准

2014.5

-2016.6

教务处

王学民

就业质量服务能力

21

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体系,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建设

2014.5

-2016.6

招生就业处

黄国辅

22

建立健全“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联动机制,构建生涯教育、求职训练、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2014.5

-2016.6

招生就业处

黄国辅

23

打造就业创业品牌项目,全面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和社会服务能力

2014.5

-2016.6

招生就业处

黄国辅

24

进一步培育校级、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加大技术转移中心、技术积累创新联合体和特色学院建设力度

2014.5

-2016.6

科技处

杨希雄

保障体系建设

25

争取地方政府支持,促进科研、医疗、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校地共建共享

2014.5

-2016.6

资产管理处

黄国辅

26

设立转型试点专业(集群)项目经费专项经费,出台相关管理办法

2014.5

财务处

黄国辅

27

强化开放融合,开展与国外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合作办学,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2014.5

-2016.6

国际学院

石鸣

28

完善继续教育体系,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共建教育集团

2014.5

-2016.6

成教学院

石鸣

29

规范转型试点项目建设管理,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和问责机制

2014.5-6

党办校办

钱先发

30

建立以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实际贡献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

2014.5-6

科技处

杨希雄

31

构建试点专业集群常态数据监测与质量评价体系

2014.5-6

教务处

王学民

评估促进

阶段

32

年中、年末组织试点专业集群专题研讨会2次,深入推进试点工作

2014.6-11

发规处

吴麟章

33

做好项目建设的中期检查、年度评价和结题验收工作

2014.6-11

发规处

王炎廷

深化提升

阶段

34

完善试点专业集群建设自评报告

编制试点专业集群新建工作方案

2016.4

发规处

吴麟章

35

组织申报省属转型示范专业集群

2016.5

发规处

吴麟章

附件2:

荆楚理工学院关于

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转型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

根据《荆楚理工学院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暨远景发展纲要》战略部署和教育部要求,我校将在2015年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推进内涵建设、转型发展,努力实现中国特色基层型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发展目标。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又好又快实现学校转型发展目标,学校深刻研究分析了全面深化改革、提高转型发展战略执行力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一、全面深化改革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总目标

1.改革创新是我校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转型发展是我校特色建设的关键抉择。深入推进由学术型向应用技术型大学的类型转型、由学科教育向应用技术教育的体系转型,是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要求,是高等教育分类改革的重大战略,是成就学生、服务社会的使命担当,是办好人民满意大学的根本方向,建设中国特色基层型大学的活力之源。我们要牢牢把握历史机遇,继续坚持“在破茧中促转型,在开放中谋发展,在合作中育特色”的基本办学思想,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基层为使命,坚定不移促转型,坚持不懈创特色。

2.转型发展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我校处于转型发展初级阶段和迎评促建攻坚期这一最大实际,加强和改善学校党委对全面深化改革、实现转型发展的领导,以“健全制度、增强活力;强化内涵、提高质量”为工作总思路,坚持“立足基层、研究基层、服务基层”的办学方向,坚持“协同创新”开放办学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社会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以领域性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高水平“双师型”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民生工程建设为基础,以文化建设和制度创新为保障,继续坚持“三步走战略”,深入实施“四大工程建设”,统筹实施民生工程和开放办学工程,即全面启动“4+2”工程建设(“4”代表“教学质量提高工程、优势学科孵化工程、队伍提高工程、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四大核心工程;“2”代表“民生工程、开放办学工程”两个支撑工程),推进学校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转型发展总目标:按照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总体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合力,激发和增强学校转型发展活力,最大限度地集中全体师生的智慧,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坚决破解制约学校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着力提升产教融合专业集群建设水平和服务地方发展能力,强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建立健全社会化应用型育人体系,提高办学治校能力和战略执行力,确保2015年成功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并在“4+2”工程建设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显著成效,努力创建中国特色基层型应用技术大学,力争三年内建成“地方本科转型示范学校”

二、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深入实施“教学质量提高工程”

4.坚持“育人为本”理念,建立和完善社会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教学体系重在强化大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要以“丰富其知识、文明其精神、强健其体魄”的人才培养理念统领教学育人工作,启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专家咨询工作,进一步整改、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强化“立足基层,志在高远;融入社会,追求卓越”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施“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创业计划”,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建设,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实践育人模式,增强学生“善学习、善实践、善应用”的专业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着力建设紧密对接产业链的专业集群,强化社会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立足基层社会大课堂,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修订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产学研结合、教学做一体”的社会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学生积极适应社会的综合素养和职业发展能力;着力强化大学生自主教育体系建设,培养学生“阳光成人、立志成才、敬业成事”的人文素养和自我提升能力;着力强化开放教育体系建设,深度融合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探索应用技术教育本专科衔接新模式,建立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创业孵化、校校互通、校企联合等立交桥式培养通道,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5.坚持“全员育人”理念,建立和完善社会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教育体系重在强化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社会素养。要着力从常规管理转型到素质培养上来,从单一课内教学转型到全面素质教育上来,将“全员育人”体系有机融入社会化人才培养体系,抓好“学习文化、体育文化、创业文化、社团文化”等“四维育人文化”建设,形成“立足基层,志在高远,融入社会,追求卓越”素质教育体系工作方案,设立大学生成长成才基金,着力开展“一院一品”创建活动,健全学生素质教育工作与实践体系,强化社会化素质教育研究工作;抓好“导师制”建设,加强形势政策教育、人文(通识)教育、大学生艺术教育、大学生开放教育、大学生高新技术、大学生创业教育与职业发展等研究机构的培育与职能建设,积极引导教授、博士等骨干教师融入到“全员育人”体系中来,一体化培养“立足基层,志在高远,融入社会,追求卓越”的社会化应用型专门人才,引导学生把经济社会基层融合为成人成才的姊妹大学、就业创业的人生舞台和志在高远的人生起点。

6.强化“质量立校”理念,深入实施“教学质量提高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是一项系统性和长期性的工程。要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社会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为核心,以应用型课程体系改革与课程建设为重点,以教师教学能力建设为关键,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一体化加强专业标准体系、应用型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与社会化育人体系、师资队伍建设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教学基本体系和基本能力建设;以“质量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应用技术本科教学建设、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着力以教学研究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着力整合和激活优质教育资源,把资源配置和工作着力点集中到“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和社会化育人体系改革项目上来,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在深化转型发展和质量提升上的集成创新作用、重点突破作用和示范引领作用。

7.强化“开放协同”理念,推进专业结构优化和专业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建立行业和企事业专家参与的理事会和专业评议制度,紧密结合地方“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实际,培育建设一批引领和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校级及以上重点专业、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归并、整合、调整专科专业,加强新建本科专业的转型建设,使本科专业结构合理、集群发展、优势明显;实施“特色品牌专业集群建设计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计划”争上一批省级以上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计划;围绕专业建设重要环节推进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示范区建设并发挥其示范作用,制定符合社会化应用型人才特点的培养方案,完善学分制,试行主辅修制,建立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双证并举”机制,全面推进立足应用的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块化教学、项目化教学,健全校内实验实训、企事业实训实习和假期实习制度,实训实习课时比例达到30%以上;加强校际及国际化高等教育战略合作和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规范和完善国际教育、职业与成人教育开放型办学体系建设,在高校联合办学、学术交流、课程互选、学分互认、专业硕士点建设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探索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新模式,整体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8.确立“特色建设”理念,加强优质课程资源和特色教材建设。启动本科专业教育教学教材使用情况检查和审核评价工作,清理一批不合格的教材,在此基础上,建立教材审核委员会和教材许可证制度;按照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要求与特征,高度重视课程体系建设与教材建设对促进人才培养转型和质量提高的关键作用,设立特色精品课程与教材建设基金,实施“特色精品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计划”,加强应用型课程体系、课程大纲和课程实施标准建设,加强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积极引导知行一体应用型课程与特色教材建设,努力创造条件建设校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以特色优质为基本要求,建设一批面向师生及社会的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重点引进和建设一批优质课程资源项目,鼓励有条件的教师试点开设双语课程,实现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改革,切实提高课程建设整体水平。

9.确立“骨干引领”理念,加强“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建设。以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为目标,以“双师型”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建设为重点,着力推进教师聘任制度和评价办法向“双师型”教师和高水平教学团队倾斜建立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强化教师培训、教学咨询、教学改革、研究交流、质量评价等工作的一体化、制度化建设,推动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并为区域内师资培训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发挥示范、辐射、引领作用;设立骨干教师、课程首席教师、专业责任教师等教师关键岗位,完善教师定岗考核与绩效奖励制度,打通教师专业成长通道;完善教学创新发展机制,实施“荆楚名师与教学团队培育计划”,着力培育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名师和教学团队,切实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和教学管理水平。

10.确立“标准建设”理念,加强质量标准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成立“教学质量工程”领导小组和专家咨询组,按照评估标准及指标体系,加强对学校评建工作的领导,健全评建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责任,确保通过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全面落实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学学院理事会制度,加强与行业组织、社会团体、专家学者协同制定专业教学实施性标准,促进专业教学标准建设和教学资源配置的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制度化、常态化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强化教学档案建设,建立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机制,建立本科专业预警、结构调整和人才需求动态调整机制;完善教学工作督导机制和教学信息员制度;实施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三、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深入实施“优势学科孵化工程”

11.树立“领域性学科”建设观,进一步明确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方向。按照“面向基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领域,以应用研究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为重点”的领域性学科建设思路,深入实施优势学科孵化工程,细化特色重点学科建设规划和科研工作方案;坚持“需求引领、强化特色、优化结构、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原则,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以提高“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协同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建设完善“一主两翼多特色”学科专业群,建设一批校级、省级重点学科、特色优势学科和科技创新团队;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和基本能力建设,强化社会服务能力,重点推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一体化提升特色学科、特色平台、特色团队、特色培养体系建设水平,提升学科建设对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支撑力,提升学校学术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12.加强以“领域性学科”为龙头的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以省级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培育学科为引领,聚焦以协同创新为核心、社会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的领域性学科建设,提升“靶向抗肿瘤药物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荆门医药工业技术研究院”、“新农村研究院”、“中国农谷研究中心”等省级平台建设水平,并发挥其行业技术中心辐射作用;进一步培育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行业)协同、校地(区域)协同、国际合作等校级、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打造特色学科梯队,培育交叉学科优势,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推进专业硕士学位点建设,不断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协同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13.建立健全“双学院制”运行机制,形成与社会协同发展的学科建设路径。构建以研究型特色学院引领教学型学院建设的“双学院制”运行机制,进一步推进新农村科技学院、老龄产业学院、城乡建设学院、学前教育科学学院、循环经济工程学院等特色学院向实体性学院的转型,支持教学院部积极开展“双学院制”创新实践;选择与“中国农谷”建设耦合度较强的农业生态产业、农产品加工和包装、城乡规划与建设、农耕文化开发与生态休闲旅游等领域性学科专业点进行重点建设,助力“中国农谷”打造“产业之谷、绿色之谷、创新之谷、富民之谷”的响亮品牌,走出一条与基层社会经济“协同创新、协同服务、协同发展”的特色发展之路。

14.建立健全学科基本建制和管理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强领导,抓好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宏观布局、经费投入等重大事项的协调和决策,规范特色重点学科、协同创新中心、科技创新团队的培育组建、评审认定、绩效评价程序与学术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在学科专业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教学改革、教学研究中的主体作用;加强校院两级学术组织或科研院所等学术基本建制的研究与建构,畅通学术优秀人才成长通道,围绕特色重点学科、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等重点建设计划,设立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等关键岗位,实施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培养引进计划;推进学科(学术)带头人目标责任制,强化目标责任管理,加强绩效管理和监测,建立以成果转化和技术成果突破性、带动性为重点的科研奖励机制;加大资金筹措和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学科建设经费管理制度;建立“人才特区”,设立专项基金,建立以任务为牵引的人员聘用方式,建立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以知识创新和技术应用为导向、促进优秀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价机制,创设有利于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营造协同创新的浓厚学术氛围。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队伍提高工程”

15.牢固树立“人才强校”理念和“社会化”师资建设观。坚持“科学规划、优化结构、严格考核、注重实效”原则,进一步完善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多途径深入实施教师转型升级计划,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学术氛围;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工作,以高水平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为引领,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重点,使“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三年内达到50%以上,形成一支适应“社会化人才”培养需要、专业化教育能力和社会化实践能力兼备的创新型教师队伍,打造一批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精湛、专兼结合的高水平教师团队,提高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

16.优化师资结构,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立和完善教师准入制度、人才引进制度、培养制度和转岗制度,建立和完善教师分类定岗机制,强化专业技术岗位考核管理,充分发挥职务(职称)评聘与分配机制对人才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从根本上改变教师队伍结构性不合理问题,促进师资总量平稳增长,队伍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水平明显提升;按照合格评估标准,力争专任教师数占教职工数的比例达到70%,生师比达到18:1的基本要求,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到3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不低于5%;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到30%,其中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比例不低于5%;专任教师中具有1年以上国内外重点大学、知名研究机构研修经历的比例达到10%以上;专兼职实验(实践)教学人员与理论教学人员之比不低于1:4。

17.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工作,发挥拔尖创新人才的领军作用。设立特聘岗位计划专项基金,进一步规范人才引进标准和程序,有计划地引进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高学历、高职称的学科(术)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到校工作;围绕重点科研领域和重点学科建设规划,采取全时和非全时聘任的方式,聘任长江学者、楚天学者等特聘教授、讲座教授以及境外知名专家来校兼职、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进一步规划和落实“荆楚学者计划”,完善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选拔、培养机制,支持具备发展潜力的学术骨干攻读博士学位或到国内外知名高校师从一流导师学习深造,造就一批学科专业建设领军人才,力争省级教学名师、“楚天学者”计划入选人数零的突破,建成若干省级以上优秀教学团队和科技创新团队;加强和荆门市尤其是荆门市委人才办、荆门市人事局的合作,建立“荆楚理工学院荆门籍国内外专家顾问团”,拓宽学校办学资源,把先进思想、先进观念、先进知识等优质资源引进校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18.实施中青年教师职业能力提升计划。继续抓好优秀中青年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启动“骨干人才成长工程”,着力提高教师队伍学历学位层次,鼓励并支持40岁以下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并以获得博士资质作为参评高级职称的优先条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推行导师培养制度,对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和实践环节进行指导;加强推进青年教师进企业计划,采取“树目标、定方向、进团队、下基层、压担子”等措施,每年利用暑假和机动时间,有计划地选派不少于100名中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参加至少3个月的顶岗实践或挂职锻炼,并将教师实践经历纳入绩效考核内容,作为职务(职称)评聘的优先条件,促进中青年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和创新水平的不断提升。

19.建设社会化师资队伍,着力培养“双师型”教师。争取中央和地方社会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引进支持项目和专项资金,探索学校与社会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新途径,聘请校内外学术专家和相关行业领域的资深专家、企业家到学校兼职授课,形成交流培训、合作讲学、兼职任教等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建设一批熟悉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专兼职结合的高水平教师团队;积极推动专任教师到基层挂职锻炼,到相关产业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承担企业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参与企业的项目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建立专任教师“双师型”培养、认证与使用机制,保证专任教师三年内都有到企事业单位工作的经历,或取得相关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并在教师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倾斜。

20.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修订完善并深入贯彻落实我校《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加强管理与考核,落实培养发展、职称职级晋升等相关政策和待遇;整合“师德师风模范”、“教学名师”评选机制,制定教书育人名师工程实施计划,大力宣传教书育人先进典型;设立大学生生涯规划导师、大学生就业创业导师、教书育人名师等重要岗位,规范评选条件和程序;积极引导教授、博士等骨干教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争创省级以上教学名师、教学成果奖。

21.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岗位交流、培养管理和考核监督机制,制定和落实干部培训规划,加强干部梯队建设,形成年轻后备干部的选拔与培养办法;探索职员制改革,完善晋升、轮岗、分流制度形成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落实中层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务实实施目标考核和岗位交流制度切实根治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干或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良风气,下大力气建设一支精干高效、作风优良、廉政勤政、执行力强的专业化高素质管理干部队伍。

五、强化文化软实力建设,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工程”

22.强化“文化兴校”理念,弘扬“崇学尚德、克难奋进、求实创新”的荆楚理工精神,打造“立足基层,志在高远;融入社会,追求卓越”的校园文化。力倡“大学、大爱、大气、大师”等大学主流文化,树立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作风;建构学术性与社会性兼融、思想性和创新性并举的大学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创设有利于校园文化繁荣发展的创新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人才培养和提升学校软实力的引领功能、凝聚功能、培育功能和创新功能,为实现我校创建“中国特色基层型大学”的战略目标,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有力的舆论支持和良好的文化支撑。

23.强化师生主体作用,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品牌。以“荆楚学者计划”为支撑,致力于打造服务地方的高水平智库,办好“荆楚论坛”,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学术文化品牌,为促进学校和地方建设和发展,提供研究支撑、智力支持和资源保障;以“全员育人”为核心,以“四维育人文化”(即学习文化、体育文化、创业文化、社团文化)建设为抓手,健全学生素质教育工作与实践体系,强化科技类、创新实践类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坚作用,创建一批高层次、高品位的大学生社团活动中心,打造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活动品牌;加强校园文化软件建设,继续开展“十佳学生标兵”、“校园之星”等优秀学生和先进群体评选,发挥典型个人和先进群体示范引领作用;深入开展校训、校歌、校徽宣传教育活动,激发师生员工爱国、爱校情怀;挖掘整理校史资料,展示学校的发展成就,宣传优秀校友的创业历程、创业成就与人生感悟。

24.打造“大宣传”格局,做实、做强、做新、做亮学校战略宣传工作。建立健全校园文化建设领导机制,完善宣传工作体系;加强学校战略宣传,注重品牌宣传建设,实事求是宣传校园内外发展动态;定期开展宣传研讨,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方式;加强学报、校报、校园网、广播、宣传橱窗以及新媒体等文化载体的建设,打造文化宣传亮丽风景线。

25.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和校园环境建设。以荆楚文化为底蕴,以文化育人为主线,设计、命名校园景观,精心规划校园建筑、道路、桥梁、雕塑、花木树种、人文景观,净化、美化校区水域及其周边,实现校园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协同育人目标;科学规划并务实推进校园绿化与生态环境建设;构建功能完善的数字化校园,改善校园服务设施,健全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推进馆藏图书、文献资源与档案的数字化,提升学校现代化、人本化管理水平;确保校园硬件条件达到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要求,力争将学校建设成功能分区明确、环境优雅清新、景观协调得当的信息化、生态型、节约型、环保型的山水园林式现代化大学校园。

26.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制定《荆楚理工学院章程》,依照章程规定依法治校;加强和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法人治理结构;健全校院两级管理机制,发挥学院主体骨干作用,加强教学院部党政联席会议与学术治理“双轮驱动”机制的协同运行,有效实现行政管理与学术治理重心的下移,不断提高学术主导的“双学院制”治理能力;坚持校务公开、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建立和完善学校民主管理、自主发展、自我完善的科学组织形式;高质量编制学校发展年鉴,建立学校质量和发展年度报告发布制度。

六、加强“民生工程”建设,共创学校科学发展大业

27.民生是学校发展之本,是学校创建高水平基层型大学的基础性工程。民生建设的目标任务是坚持以师生为本,察民情、解民忧、聚民心、惠民生,维护和实现师生员工的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权益,努力营造优良环境、创造优越条件、提供优质服务,大力提升师生员工生存与发展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进一步激发师生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能动性和创造力,进一步凝聚广大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共谋发展之策,共创发展大业。

28.正确处理民生建设与学校发展的关系。民生建设是关乎学校发展的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归根结底要靠发展来解决,发展是不断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径;要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坚持在发展的前提下改善民生,用发展的办法不断促进民生水平改善提高,在发展的阶段性和过程中改善民生,让改善民生与和谐发展精彩互动。

29.加强特定时期民生建设工程研究,研究制定民生工程五年规划。分阶段、有计划地解决民生方面的重大问题,科学回应广大师生员工对学校发展与民生水平的关切;建立校情、民情、舆情研究机制,研究落实民生建设基本任务,全力办好广大师生普遍关心的实事、难事;研究解决学校发展重大民生问题,加快理顺财政拨款体制,力争实现由“省市共建、以市为主”向“省市共建、以省为主”的体制转型,达到部颁标准和合格评估对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1.2万元的基本要求;研究解决学校阶段性重大现实问题,完成债务化解和“一校区办学”还建工程建设,确保达到合格评估对本科专业审批数、招生计划数等基本要求,集全市之力、全校之力,成功通过201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30.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理念,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改善大学生学习生活条件,落实和完善奖、贷、助、补、减、免、勤等各项助学政策;探索高职办学新模式,发挥建设地方职业教育体系的带动作用,创设有利于中高职有机衔接和社会化应用型人才选拔的多元招生机制;扩大本科生招生计划,编制本科生招生计划方案并分解细化实施配套方案实施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创业的优先战略,落实“一把手”工程,将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建立健全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和协调机制,建立健全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预测预警和发布制度,建立健全“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联动机制;设立创业扶持基金,着力构建生涯教育、求职训练、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着力打造就业创业品牌项目,全面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社会竞争力,确保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0%以上,转型试点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到80%以上。

31.拓展筹资渠道,优化收入结构,保障民生与发展。改变学校收入过于依赖学费收入的现状,不断完善以财政拨款、学生缴费为主,科研服务、校办产业和社会捐资为辅的多渠道收入结构,争取各级政府对学校财力、项目和政策的支持,吸引社会、企业、个人通过捐助、共建、合作攻关等多种途径投入重点学科与专业建设;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盘活学校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积极开展校企、校银合作,充分发挥校企产学研联盟、校友会的桥梁媒介作用,多渠道、全方位筹集资金;完善二级预算、经费切块和目标考核、制度监管机制;坚持开源节流并重,加强成本核算,强化财务监督、审计监督,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科学合理安排预算,统筹兼顾安排各项支出,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教学基本投入并逐年递增,确保重点学科专业和重点项目建设资金。

32.进一步推进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健全以绩效与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初次分配的报酬机制,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提高一线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的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职工收入在学校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贡献率提高同步,实现职工工资福利待遇不低于省内同类院校平均水平;按照市场配置和基本保障相结合的原则,满足青年教师和困难家庭基本住房保障、大病医疗保险等民生需求;强化以优势和特色学科专业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完善科技人员薪酬分配体系,为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条件保障和服务保障。

七、强化“开放办学”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协同发展进程

33.制定学校《开放办学能力建设规划与实施细则》,加强“开放办学”顶层设计。扎实开展校企、校地、校校合作,搭建互利双赢的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校企联动的产业技术积累创新联合体,促进科研、医疗、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校地共建共享;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加强“开放办学”制度建设,规范合作项目管理,探索开放合作激励机制,设立开放合作重大贡献奖

34.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继续教育转型发展。深入探索国际教育学院建设新机制,扎实开展现有专科项目建设,加快拓展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大力推动留学生教育工作,努力争取各级各类公派留学项目,全力促进我校师生出国学习进修;拓宽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交流与合作,实质性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一体化提高人才培养的开放性水平,增强学校走向国际化的综合实力。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融合、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举的应用技术类继续教育体系,推进学历教育向职后培训转型,继续教育在学人数(折合数)占在学总人数比例达到30%以上;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共建教育集团,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和专业技能培训,打造职业培训品牌,提高培训核心竞争力;探索继续教育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途径,建立社会化考核评价机制。

35.积极向外借智借脑,优化整合社会优质教育资源,构建“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大协同发展机制,促进“开放办学”。建立各教学学院理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鼓励并吸引社会专家、企业家、行业专家等参与各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培养标准的制定。支持建立校外专家顾问团,尤其是邀请国内外荆门籍的专家学者组成我校专家顾问团,指导、参与我校学科建设、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积极探索协同创新机制,不断促进我校特色培育与发展工作。积极探索“大开放、大整合、大发展”的发展模式,提升谋划大项目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36.积极支持特色平台建设,努力提升“开放办学”平台层次。积极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建立支撑区域特色产业和行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中心和服务平台,探索共建研发平台(研发中心、中试基地、开放性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和产学研战略联盟;建立“政产学”结合、“一区多园”大学科技园运作模式,协同建设好荆楚理工学院科技创业园、荆门高新区大学创业园,支持在武汉“大学科技产业园”设立荆楚理工学院科技园区;强化转化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孵化科技型企业,创建科技实体化公司,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推进邻甲酚项目等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运作。

37.积极推进校地、校校战略合作联盟建设项目。进一步强化与两大省级战略“中国农谷”、“大柴湖经济开发区”的战略合作关系,适时将校地战略合作联盟扩展到荆门行政区划内的其他县(市、区),支持和服务“中国农谷”成为“湖北样板、全国一流”的新农村建设试点区、示范区;积极参与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中德国际教育论坛、湖北省师范联盟等高校战略联盟活动,积极争取兄弟院校对口扶持计划项目,加强与重点高校的联系,寻求他们的对口支持与帮扶。

八、强化党委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努力开创学校转型发展新局面

38.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对全面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校长依法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提高党委与行政集体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增强改革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争取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对转型发展的高度重视和足够支持,加大对转型发展的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全面深化改革、实现转型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不移实现学校党委行政的决策部署。成立学校全面深化改革转型发展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组负责改革发展实施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围绕转型发展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综合调研、专项研究、项目评估和战略咨询等。

39.切实加强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党的建设;扎实推进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工作;建立和完善辅导员、兼职班主任工作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干部培养、选拔、教育、考核使用制度,为实现学校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人才保证。

40.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抓好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认真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六条意见以及学校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关工作作风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校团校的阵地作用,全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增强学校党的基层组织的活力;积极推行校务公开、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制度,逐步建立起科学、严密的权力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着力解决师生员工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转变作风树形象,凝聚力量促发展,团结带领全校师生为通过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建设高水平有影响的中国特色基层型大学而奋斗。

关闭

版权所有 发展规划处--荆楚理工学院 ?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湖北荆门市象山大道33号 邮政编码:448000 邮箱:fzghc@jcut.edu.cn 电话: 0724- 2356529